什么是蚕豆病

来源:民福康

蚕豆病是一种遗传性溶血性疾病,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基因突变导致G-6-PD缺乏而引起的。

蚕豆病的主要原因是G-6-PD基因的突变,导致红细胞内G-6-PD酶的活性降低或完全缺失。大多数病例因进食新鲜蚕豆而发病,故得名蚕豆病。早期症状有恶寒、微热、头昏、倦怠无力、食欲缺乏、腹痛等,随后可能会出现黄疸、贫血、血红蛋白尿,尿呈酱油色。蚕豆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停食蚕豆及其制品,扩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紊乱。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以及维生素E和硒等抗氧化剂稳定红细胞膜等。

了解疾病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