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功能减退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合成及分泌减少,或其生理效应不足所致机体代谢降低的一种疾病。

甲减的病因较为复杂,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后、药物影响、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等。自身免疫性因素是导致甲减的常见原因之一,机体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甲状腺组织,导致甲状腺功能逐渐减退。

患者可能出现疲劳、乏力、畏寒、体重增加、记忆力减退、情绪低落、皮肤干燥、毛发稀疏、便秘、心动过缓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日常活动能力。

治疗以补充甲状腺激素为主,通常采用左甲状腺素钠进行替代治疗,以补充体内缺乏的甲状腺激素。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监测甲状腺功能,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甲状腺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等。

甲减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不能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调整治疗方案。此外,患者还需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如有新出现的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

了解疾病
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bradycardia),又称心率过缓,是心律失常的一个重要类型。正常成人的心率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如果低于60次称为心动过缓。有些患者平时的基础心率偏慢,在每分钟50~60次左右,甚至低于50次,平时有头晕、乏力、倦怠、精神差的症状。有些患者平时心率可表现为正常,心动过缓可突然出现,下降到每分钟40次以下,可出现头晕、一过性眼黑、乏力、心悸、胸闷、气短,有时心前区有冲击感,严重者可发生晕厥。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