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发烧时可吃退热药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发烧时,是否可以吃退热药,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温来决定。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干咳、乏力,部分患者可出现鼻塞、流涕、咽痛、嗅觉味觉减退或丧失、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如果体温在38.5℃以下,通常不需要服用退热药,建议使用温水擦拭、冰袋冷敷等物理降温方法,也可以多喝温热水,促进排尿,使体内多余的热量随尿液同时排出体外。
如果体温升高至38.5℃以上,可以遵医嘱使用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药物均为退热药,服用后能起到散热、止痛等作用,但需注意同种功效的药品不可同时使用,以免损害肝肾功能。
了解疾病
发烧
正常人体温在一个狭小范围内有所波动,如口温波动在36.0~37.0℃之间,以凌晨0~4时最低,下午5~7时最高,差异在正负1.0℃左右。口腔温度在37.3℃以上,直肠内温度在37.6℃以上,腋窝温度在37.2以上即称为发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