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扁平苔藓

来源:民福康

扁平苔藓是一种发生于皮肤、毛囊、黏膜和指(趾)甲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免疫、遗传、感染、神经精神因素、药物、疾病及吸烟等多种因素有关。

扁平苔藓的发生可能与活化的T细胞攻击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有关,1.5%-10.7%的扁平苔藓患者有家族史。扁平苔藓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其中丙型肝炎病毒的相关性较为明确,其他还包括革兰氏阴性杆菌、螺旋体和白念珠菌等。典型表现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边界清楚,质地坚硬干燥,有蜡样光泽,可见白色网状条纹。皮损可密集成片或融合成斑块,常伴瘙痒。

长期不愈或有糜烂的扁平苔藓还可能发生癌变,因此,建议患者及时去正规医院皮肤科就诊,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进行治疗。

了解疾病
皮损
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皮肤病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触诊时注意检查皮损的坚硬度,如囊肿质软,检查损害在皮肤内的深度。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