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镜取石术流程
输尿管镜取石术是一种通过输尿管镜进入输尿管,利用各种工具将结石取出或粉碎的微创手术,其流程主要是术前准备、麻醉、置入输尿管镜、寻找结石、处理结石、检查输尿管、退出输尿管镜、术后处理等。
1.术前准备
患者需要进行全面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结石的位置、大小、形状、数量以及患者的身体状况,同时患者需要做好局部皮肤清洁和禁食禁水等准备。
2.麻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如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或全身麻醉。
3.置入输尿管镜
在麻醉生效后,通过尿道口将输尿管镜插入输尿管。在插入过程中,需要小心操作,避免损伤输尿管黏膜。
4.寻找结石
利用输尿管镜的镜头和照明系统,仔细寻找结石。如果结石位置较深或输尿管迂曲,可能需要借助导丝引导。
5.处理结石
找到结石后,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可以使用取石钳直接将结石取出,或者使用激光、气压弹道等碎石设备将结石粉碎后取出。
6.检查输尿管
结石取出或粉碎后,需要再次检查输尿管,确保输尿管通畅,没有残留结石和其他损伤。
7.退出输尿管镜
检查完毕后,小心地退出输尿管镜。
8.术后处理
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一段时间,以利于尿液引流和输尿管恢复。同时,患者需要注意休息,保持尿道口清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根据情况定期复查。
需要注意的是,输尿管镜取石术虽然是一种微创手术,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如输尿管穿孔、出血、感染等。因此,在手术前,医生会详细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收益,患者需要充分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同时,术后患者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了解疾病
麻醉
麻醉一词源于希腊文narkosis,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因此,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患者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进行手术治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