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有一团棉絮状漂浮物的原因与治疗

来源:民福康

尿液有一团棉絮状漂浮物,可能与饮水过少有关,还可能由尿道炎、肾小球肾炎尿道结石、丝虫病等疾病引起,要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一.非疾病性因素

当人体饮水不足时,尿液会相对浓缩,导致尿液中的盐类结晶析出增多,形成灰白色的絮状物质。建议适当增加饮水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帮助稀释尿液,减少结晶的形成。

二.疾病性因素

1.尿道炎

尿道炎通常由淋球菌或非淋球菌感染引起,会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并可能伴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刺痒等症状,脓性分泌物随尿液排出后,可出现白色絮状物。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如头孢呋辛酯、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等,并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生殖器清洁。

2.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肾小球损伤伴炎症,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和肾小管回吸收功能异常,使尿中蛋白质含量升高,进而形成蛋白尿,可在尿液中形成棉絮状漂浮物,还可能伴有血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环孢素、他克莫司、硫唑嘌呤等药物进行治疗,控制炎症,缓解病情。

4.尿道结石

尿道结石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水不足、饮食不当等,结石的碎末混杂脱落的尿路上皮可能随尿液排出,形成棉絮状漂浮物外,还可能伴有血尿、尿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可以配合医生进行手术治疗,比如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等、经尿道碎石取石术等,控制病情。

5.丝虫病

丝虫病是由丝虫寄生在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疾病,淋巴管堵塞后淋巴液混入尿液中可形成乳糜尿,表现为尿液中有絮状物。患者可以遵医嘱使用乙胺嗪、伊维菌素、多西环素等药物治疗,杀灭丝虫,控制病情。

当发现尿液中有棉絮状漂浮物时,应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治疗。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的饮水习惯,避免长时间饮水不足。注意饮食健康,减少鸭肝、菠菜、沙丁鱼等高嘌呤、高草酸类食物的摄入,以免增加尿液中结晶的形成。日常应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生殖器清洁,减少感染的风险。

了解疾病
乳糜尿
乳糜尿一般是指肠淋巴管吸收肠道消化的脂肪颗粒后,乳糜液逆流至泌尿系统淋巴管中,与尿液混合,导致尿液呈现为乳白色的一种现象。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