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最主要的病因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心脏骤停最主要的病因是心源性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心脏结构异常、心律失常等。

1.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是导致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当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病变,引起血管狭窄、阻塞,可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严重时可引发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例如急性心肌梗死时,心肌的血液供应急剧减少或中断,使心肌细胞受损,心脏电活动紊乱,容易诱发致命性心律失常。

2.心脏结构异常

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这些病变可影响心脏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导致心脏的电生理特性发生改变,增加心脏骤停的风险。例如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肌变薄、心腔扩大,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容易出现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3.心律失常

一些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室颤、室性心动过速等,可迅速导致心脏失去有效的泵血功能,引起心脏骤停。某些遗传性心律失常综合征,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患者发生致命性心律失常的风险较高。

心源性因素在心脏骤停的发生中占据重要地位。了解这些病因对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心脏骤停具有重要意义。早期识别心脏骤停的高危人群,积极治疗基础心血管疾病,纠正心律失常,以及普及心肺复苏技能等措施,有助于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了解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