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是什么意思
胎盘早剥是指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胎盘早剥的常见原因包括血管病变,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可导致子宫底蜕膜螺旋小动脉痉挛或硬化,引起远端毛细血管缺血坏死而破裂出血,形成胎盘后血肿,进而导致胎盘早剥;机械性因素,如腹部受撞击、外转胎位术等操作不当;宫腔内压力骤减,如胎膜早破等;其他因素如高龄多产、有胎盘早剥史等也可能增加发病风险。
胎盘早剥时,孕妇可出现阴道流血、腹痛,常为持续性腹痛,严重时可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脉搏细数、血压下降等,同时可能伴有胎儿宫内窘迫等表现。
胎盘早剥对孕妇和胎儿都有严重危害,可导致孕妇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胎儿则可能引起胎儿窘迫、胎死宫内、早产等不良后果。因此,一旦确诊,应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孕周等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果病情较轻、胎儿存活、孕周较小,可在密切监护下进行期待治疗;病情严重时,应立即终止妊娠,多采用剖宫产术。
了解疾病
分娩
分娩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的这段时期和过程。分娩的全过程共分为3期,也称为3个产程。第一产程,即宫口扩张期。第二产程,即胎儿娩出期。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