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脱性骨折
撕脱性骨折主要与年龄因素、暴力牵拉、肌肉急速收缩、长期劳损、骨质疾病等相关。治疗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多样,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法复位、手术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伤情和医生建议确定。
一.原因
1.年龄因素
老年人群由于骨骼退行性变和骨质疏松等原因,骨骼的强度和韧性都会有所下降。因此,老年人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更容易发生撕脱性骨折。
2.暴力牵拉
紧急情况下,韧带、肌腱的暴力牵拉导致附着部位的骨质剥离,引起撕脱性骨折。
3.肌肉急速收缩
人在剧烈运动中,肌肉急速收缩可能导致肌腹牵拉损伤或肌腱撕裂,与肌腱粗隆部和骨突起部位的骨质分离,引起撕脱性骨折,这种情况在运动员中较为常见。
4.长期劳损
虽然撕脱性骨折多由急性外伤引起,但长期劳损也可能是一个潜在的因素。长期过度使用某个关节或肌肉,会导致该部位的骨骼和软组织逐渐退化,变得更加脆弱。当受到一定程度的外力作用时,就容易发生撕脱性骨折。
5.骨质疾病
某些骨质疾病,如骨质疏松症、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等,会导致骨骼变得脆弱,易于发生骨折。这些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受到较小的外力作用,也可能发生撕脱性骨折。
二.治疗
1.一般治疗
病情轻微,没有出现明显移位的撕脱性骨折,可以通过石膏外固定的方式进行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
2.药物治疗
对于疼痛症状严重的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塞来昔布胶囊等药物进行抗炎、镇痛治疗。也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双氯芬酸钠凝胶等药物缓解不适症状。
3.手法复位
对于出现明显移位的撕脱性骨折,可以通过手法复位的方式进行治疗,以促进骨折愈合。
4.手术治疗
对于手法复位效果不佳或严重的撕脱性骨折,可以采用手术切开内固定术的方式进行治疗,重新连接软组织与骨骼。
5.康复训练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促进病情恢复。
撕脱性骨折经过有效治疗后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患者不用过分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