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外翻为什么不建议手术
拇外翻不建议手术的原因主要和手术风险与并发症、保守治疗的有效性、手术效果的个体差异、手术复发与远期效果等原因有关。
1.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手术治疗拇外翻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并发症,首先,手术切口可能导致感染,甚至可能影响到伤口的愈合。其次,截骨手术后骨头可能无法愈合,导致骨折不愈合的风险,影响患者的正常行走。此外,手术过程中可能会损伤血管和神经,导致足趾麻木或功能障碍,严重的神经损伤可能会带来长期的并发症。最后,术后长时间固定可能导致关节僵硬,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尽管术后锻炼可以部分恢复,但仍存在不确定性。
2.保守治疗的有效性
对于轻度拇外翻患者,保守治疗通常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包括功能锻炼、鞋子选择、支具矫正和物理治疗等方法。通过穿戴定制的矫形器,可以纠正拇外翻的畸形,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对于这部分患者,保守治疗不仅风险较低,而且能够避免手术带来的创伤和并发症。
3.手术效果的个体差异
虽然手术治疗拇外翻的效果比较理想,可以达到较高的满意率,但仍然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患者脚弓形态异常,或者已经适应拇外翻的状态,当矫正到一定程度后,可能会由于足弓的改变,导致患者一时无法适应术后效果。此外,手术方法的选择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而定,不同的手术方式有其适应证和局限性。因此,手术治疗拇外翻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
4.手术复发与远期效果
拇外翻矫正术后短期效果较好,但远期因为患者需要走路,可能会有复发情况,特别是软组织松解矫正术,可能不彻底,容易复发。第一期手术矫正后因不断地行走也可能导致复发,影响手术远期效果。因此,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要充分考虑手术的复发风险和远期效果。
对于拇外翻患者而言,如果情况不是很严重,可以考虑使用定制的矫形器,如拇外翻垫、夜用矫形器等,以纠正拇趾的位置。如情况较为严重,在符合手术指征的情况下,建议还是采取手术治疗,如骨切除、关节融合、软组织修复等,手术目的是纠正拇趾的位置,缓解疼痛,恢复足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