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肛的症状
脱肛是指直肠脱垂,直肠脱垂的症状包括直肠黏膜脱出、肛门坠胀感、排便异常、肛门潮湿和瘙痒、出血等。
1.直肠黏膜脱出
直肠脱垂时,直肠黏膜或直肠全层甚至部分乙状结肠会向下移位,通过肛门脱出体外。通常发生在排便或剧烈用力时,轻者脱出物可自行回缩,重者则需手动推回。
2.肛门坠胀感
由于直肠黏膜的脱出,患者会感到肛门部位有明显的坠胀感或异物感,可能随着脱出物的增大和脱出频率的增加而加剧。
3.排便异常
直肠黏膜的脱出会阻碍粪便的正常通过,导致排便困难。此外,长期反复的直肠脱垂还可能造成肛门括约肌的慢性损伤,进而引起大便失禁,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便。
4.肛门潮湿和瘙痒
直肠反复脱出会导致直肠黏膜分泌大量黏液,黏液流出肛门后污染并刺激肛周皮肤,引起肛门潮湿和瘙痒。
5.出血
直肠脱垂时,如果脱出物未能及时回纳,可能会因摩擦、炎症或破溃而导致出血。此外,反复用力排便也可能损伤直肠黏膜,引发出血。
直肠脱垂是一种需要重视的肛肠疾病,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患者应及时到正规医院的肛肠科就诊。医生会通过专科查体、内镜检查等方法明确诊断,并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脱肛
脱肛一般是指直肠脱垂,直肠脱垂主要是指直肠壁黏膜层或肠壁全层向肛门外移位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