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是怎么引起的
羊水栓塞一般是羊膜腔内压力过高、胎膜破裂、宫颈或宫体损伤、胎盘早剥、剖宫产等因素引起的。
1.羊膜腔内压力过高
在分娩过程中,特别是子宫收缩过强时,羊膜腔内压力急剧升高,可能导致羊水被挤入母体血液循环。比如急产、多产等情况,容易使子宫收缩过强,增加羊水栓塞的风险。
2.胎膜破裂
胎膜早破、人工破膜等情况,使羊水有可能通过破损的胎膜进入母体血窦。
3.宫颈或宫体损伤
在分娩过程中,如产钳助产、刮宫、引产等操作,可能造成宫颈或宫体损伤,为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创造了通道。
4.胎盘早剥
胎盘早剥时,胎盘后的血窦开放,羊水可通过这些开放的血窦进入母体。
5.剖宫产
剖宫产手术中,子宫切口静脉窦大量开放,增加了羊水进入的机会。而且剖宫产相较于顺产,发生羊水栓塞的概率相对较高。
羊水栓塞是一种罕见但极其凶险的分娩期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多种因素可能相互作用,导致羊水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病理生理反应,对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在分娩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产妇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以降低羊水栓塞的发生风险及不良后果。
了解疾病
羊水栓塞
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及其内容物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后引起的一系列反应。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