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分期

来源:民福康

肝性脑病分期有轻微肝性脑病期、前驱期、昏迷前期、昏睡期、昏迷期等。

1.轻微肝性脑病期(0期)

轻微肝性脑病期患者临床上无明显精神神经症状,常规精神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但神经心理和神经生理检查可发现异常。这一阶段的诊断往往需要依靠精细的实验室检查。

2.前驱期(I期)

前驱期患者开始出现轻度的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如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等。同时,扑翼样震颤作为肝性脑病的典型体征,可能在此期出现。此时,脑电图检查多数仍属正常。

3.昏迷前期(Ⅱ期)

随着病情进展,昏迷前期患者的意识水平明显下降,出现睡眠倒错、定向力障碍、理解力减退等症状。此期患者还可能伴有幻觉、恐惧、狂躁等精神症状,神经系统体征如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等也更为明显。

4.昏睡期(Ⅲ期)

昏睡期患者大部分时间处于昏睡状态,但仍能被唤醒。唤醒后尚能简单应答,但常伴有神志不清和幻觉。此期患者的神经系统体征进一步加重,包括肌张力增加、锥体束征阳性等。

5.昏迷期(Ⅳ期)

昏迷期为肝性脑病的终末期,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无法被唤醒。生命体征可能出现严重不稳定,需要紧急治疗和监护。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散大,甚至可能出现阵发性惊厥等严重症状。

了解疾病
惊厥
惊厥俗称抽筋、抽风、惊风,也称抽搐。表现为阵发性四肢和面部肌肉抽动,多伴有两侧眼球上翻、凝视或斜视,神志不清。有时伴有口吐白沫或嘴角牵动,呼吸暂停,面色青紫,发作时间多在3~5分钟之内,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是小儿常见的急症,尤以婴幼儿多见。6岁以下儿童期惊厥的发生率约为4%~6%,较成人高10~15倍,年龄愈小发生率愈高。惊厥的频繁发作或持续状态可危及患儿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的智力发育和健康。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