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黏液瘤是什么病
心脏黏液瘤是原发于心脏的良性肿瘤,临床上较为多见。根据病情的发病特点,心脏黏液瘤可以分为单纯的心脏黏液瘤和复杂的心脏黏液瘤两大类。单纯的心脏黏液瘤占病例的绝大多数,多为单发,并且大多在左心房内,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复杂的心脏黏液瘤则包括黏液瘤综合征、家族性黏液瘤等,临床特点是发病年龄较轻,手术切除后容易复发,而且瘤体可向远处转移。
心脏黏液瘤常见的症状是血流阻塞现象,左心房黏液瘤可引起呼吸困难、气急、心悸、咯血等症状,右心房黏液瘤可引起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等症状。患者还可出现发热、贫血、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随着病情进展,若心脏黏液瘤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栓塞,可引起偏瘫、知觉丧失、癫痫、吞咽困难等症状,病情严重时可引发猝死。
因此,当患者出现心脏黏液瘤时,应及时采取手术治疗。通过常用经右房-房间隔切口摘除肿瘤,以减轻心脏负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若患者出现中度以上充血性心力衰竭,术前应遵医嘱使用利尿剂,比如氢氯噻嗪、呋塞米、螺内酯等,以减轻水肿,改善淤血症状。
患者术后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小米粥、南瓜粥、山药粥等。避免大量摄入高脂、高盐食物,比如肥肉、咸菜等,否则会增加心脏负担。同时,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进行重体力劳动,以免使伤口裂开,不利于手术伤口愈合。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关注身体恢复情况,及时处理不适症状。
了解疾病
心脏黏液瘤
心脏黏液瘤主要是指心内膜下原始间叶细胞转化形成的一种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