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真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来源:民福康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但与其他一些疾病存在相似的症状。通过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同时结合发病状况和胸痛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辨别真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一.辨别方法

1.心电图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常表现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这些变化通常与心肌缺血有关。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心电图的异常表现并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独有,其他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包炎,或非心脏疾病,如电解质紊乱,也会导致心电图异常。因此,心电图异常只能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初步线索,需要结合其他检查进行综合判断。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

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监测)可以连续记录患者一天内心电活动的变化。这种检查方法有助于捕捉到一过性的心肌缺血表现,尤其是对于在常规心电图检查中未能发现异常的患者。此外,动态心电图还可以用于评估心律失常的类型和频率,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3.运动平板试验

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通过增加心脏负荷来诱发心肌缺血的检查方法,在试验中,患者会在跑步机或踏车上进行运动,同时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变化。如果患者在运动过程中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且心电图显示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等心肌缺血表现,则高度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平板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非百分之百,部分患者容易因运动耐量受限或存在其他心脏疾病而无法进行此项检查。

4.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常用的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和冠状动脉造影等。超声心动图可以评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有助于排除其他心脏疾病。冠状动脉CTA可以无创地显示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和位置,但存在一定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

5.发病状况和胸痛特征

发病状况和胸痛特征是辨别真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重要依据,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胸痛通常与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有关,表现为压榨性、紧缩性或烧灼性疼痛,持续时间通常为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颈部等部位。此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还会伴有心悸、气短、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相比之下,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的胸痛,如肋间神经痛、胸膜炎等,通常与体力活动无关,疼痛性质多样,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缓解。

二.治疗方法

一旦确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建议及时采取治疗,治疗方法主要有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介入治疗、手术治疗、心理治疗等。

1.生活方式调整

患者应调整饮食习惯,适当多吃西兰花、生菜、青菜、糙米等食物,避免吃肥肉、炸鸡、烧烤等食物,以防加重身体负担。其次,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有助于提高心脏功能,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基础,目的是缓解症状、预防心肌梗死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常用药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美托洛尔、维拉帕米等,可以起到预防血栓形成、降低心率和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等作用。

3.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主要包括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血管内血栓切除术。PCI通过球囊扩张或支架植入,使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恢复通畅,改善心肌供血;血管内血栓切除术利用特殊器械将冠状动脉内的血栓取出,迅速恢复血流,挽救濒死心肌。

4.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包括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心脏移植手术。CABG手术取用患者自身血管(如内乳动脉、大隐静脉等),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建立新的血管通道,绕过狭窄部位,以恢复心肌供血;对于晚期严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脏功能严重衰竭且其他治疗方法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心脏移植手术。

5.心理治疗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治疗有助于减轻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了解疾病
冠心病
冠心病一般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引起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