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有什么症状

来源:民福康

多发性骨髓瘤的常见症状包括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高钙血症、高黏滞血症、淀粉样变性和髓外骨髓瘤等,由于这些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因此需要及时就医并进行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

1.骨痛

约70%的患者会出现骨痛,多为腰骶部、胸骨、肋骨等部位的疼痛,可伴有压痛。疼痛程度轻重不一,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睡眠。

2.贫血

由于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导致破骨细胞数量增加,引起溶骨性破坏,进而导致贫血。患者可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心悸等症状。

3.肾功能损害

骨髓瘤细胞分泌的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可在肾脏沉积,引起肾功能损害。患者可出现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肾功能衰竭

4.感染

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患者容易发生感染。常见的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泌尿系统、胃肠道等。感染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

5.高钙血症

骨髓瘤细胞可分泌破骨细胞活化因子,导致血钙升高。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多饮、多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昏迷等。

6.高黏滞血症

当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升高时,可出现头晕、眼花、视力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

7.淀粉样变性

当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沉积时,可出现腕管综合征、巨舌、心脏扩大等症状。

8.髓外骨髓瘤

少数患者可出现髓外骨髓瘤,如单发或多发的骨损害、颅骨缺损、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肝脾肿大等。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因此,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髓穿刺、骨髓活检、免疫固定电泳、血尿轻链测定等,以明确诊断。

了解疾病
颅骨缺损
颅骨缺损一般是指多种原因造成患者颅骨残缺不全而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