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肝和慢性乙肝有什么区别

来源:民福康

急性乙肝即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慢性乙肝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二者区别体现在病程与感染时间、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方面。

1.病程与感染时间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通常小于半年,发生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的6个月内。多数患者能够在此期间内康复,且起病急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程超过半年,指HBV感染超过6个月未能清除病毒。病程可能持续数年甚至终身,且症状较为隐匿且复杂。

2.临床表现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见症状包括发热、畏寒、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及腹泻等。这些症状往往明显且突然,但随着治疗的进行,大多数患者能够完全康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常表现为长期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疼痛、蜘蛛痣肝掌及肝脾肿大等。患者的症状可能时轻时重,反复发作,且可能伴有轻度发热。

3.实验室检查

急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治疗过程中,HBV相关标志物如乙肝表面抗原可能随着病情的好转而转阴。肝功能检查可能显示谷丙转氨酶等指标的明显升高,但随着病情的好转,这些指标会逐渐恢复正常。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V相关标志物可能持续呈现阳性结果。肝功能检查可能呈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异常,如胆红素和白蛋白指标的变化。此外,慢性乙肝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及血生化学检查也可能出现异常。

对于疑似乙型肝炎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并接受专业的医疗检查和评估。

了解疾病
肝掌
肝掌是患有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后引起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双手手掌掌跟部位两侧的大小鱼际以及手指内侧出现粉红色斑块,如果对这些红斑施加压力,红色可能会褪色消失,皮肤会变得苍白,压力消除后红斑颜色恢复。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