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型黑热病有什么表现
内脏型黑热病是一种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所引起的传染病,其主要表现包括发热、肝脾肿大、贫血及血三系减少等。
1.发热
患者通常会出现长期不规则的高热,体温经常可以达到39-40℃,且持续时间较长。
2.肝脾肿大
在发热一段时间后,患者的肝脏和脾脏会明显肿大,尤其是脾脏肿大更为明显,脾可以达到脐的水平,甚至更大。
3.贫血及血三系减少
患者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数量会明显减少,继而出现贫血症状。另外,检查中还会出现白球比倒置,即白蛋白和球蛋白的比例完全倒置,白蛋白非常低。
了解疾病
黑热病
黑热病又称内脏利什曼病,是杜氏利什曼原虫(黑热病原虫)所引起的慢性地方性传染病。过去流行于长江以北地区。传染源是患者和病犬(癞皮狗),通过白蛉传播。每年5~8月为白蛉活动季节,白蛉吸吮患者的血液时,原虫便进入白蛉体内,发育繁殖成鞭毛体,7天后白蛉再次叮蛟人体时,将鞭毛体注入,即可引起感染。原虫主要寄生在患者的血液、肝、脾、骨髓和淋巴结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