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是指由于母婴血型不合,母亲的血型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与胎儿红细胞发生免疫反应,导致胎儿红细胞破坏过多,胆红素生成过多,引起的黄疸。

新生儿溶血性黄疸的症状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表现为皮肤和巩膜(眼白部分)发黄。黄疸可能会逐渐加重,但一般在出生后7-10天左右开始消退。在严重情况下,黄疸可能会影响婴儿的神经系统,导致胆红素脑病,这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的神经系统损伤甚至死亡。医生会根据婴儿的临床表现和母亲的血型来怀疑新生儿溶血性黄疸。还可能会进行一些检查来确诊,如胆红素测定、抗体检测、血型鉴定等。

了解疾病
体检
体检是体格检查的简称,指通过医学手段和方法对受检者的身体检查。是医疗的诊断环节,是针对症状或疾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诊察手段。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