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丹毒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类丹毒是一种由类丹毒杆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类丹毒是由类丹毒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炎症,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如土壤、水以及某些动物的体表,尤其是猪、牛、羊等家畜和鱼、虾等水生动物。当人体皮肤破损时,类丹毒杆菌容易通过这些伤口侵入体内,从而引发感染。此外,接触携带类丹毒杆菌的动物或其肉类产品,也可能增加感染的风险。

类丹毒杆菌感染后,患者通常会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患处疼痛、发热、头痛、全身酸痛等,随后在数日内出现皮疹。皮疹通常表现为一个疼痛的红点,随后逐渐扩大形成紫红色的斑块,并伴有瘙痒感和刺痛感。

了解疾病
皮疹
皮疹是皮肤损害的总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是指发生在皮肤、黏膜上所呈现出的病变,可以用视觉、触觉检查出来,通常无特发人群,且皮肤病、全身系统疾病均可发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