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年龄与家族史、症状与病程、病因与发病机制等方面。
1.发病年龄与家族史
原发性高血压多发于40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并常有家族史;而肾性高血压则多见于3040岁以下的人群,且通常没有家族史,但可能有肾脏疾病史。
2.症状与病程
原发性高血压早期尿变化及肾功能损伤不明显,通常先有高血压症状,后出现尿检异常;而肾性高血压则先有尿检异常,如水肿、尿异常等肾脏疾病症状,后伴随高血压的出现。
3.病因与发病机制
原发性高血压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综合造成的,其发病机制复杂;而肾性高血压则主要是由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
了解疾病
水肿
水肿是指血管外的组织间隙中有过多的体液积聚,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人体约有5%的体液存留在组织间隙,穿梭于机体各种细胞核毛细血管之间。水肿表现为手指按压皮下组织少的部位(如小腿前侧)时,有明显的凹陷。中医称之为“水气”,亦称为“水肿”。水肿是一个常见的病理过程,其积聚的体液来自血浆,其钠与水的比例与血浆大致相同。习惯上,将过多的体液在体腔中积聚称为积水( hydrops )或积液,如胸腔积水、腹腔积水、心包积水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