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是如何发现的
发现肝门部胆管癌的方法是腹部超声检查、肝功能检查、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肿瘤标志物检测、病理活检等。
1.腹部超声检查
这是一种常用的初步筛查方法,可以发现肝门部胆管是否有肿块或扩张。
2.肝功能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胆红素、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等指标,可以了解肝脏的功能状态,对评估病情有重要意义。
3.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
该检查无需造影剂,可清晰显示肝内外胆管的形态,对诊断肝门部胆管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4.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
在超声或CT引导下,经皮经肝穿刺胆道,注入造影剂后进行X线摄片,能直观地显示胆管梗阻的部位和程度。
5.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
通过口腔插入十二指肠镜,逆行向上插入胆管,进行造影和取材活检,有助于明确胆管癌的诊断。
6.肿瘤标志物检测
如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等,在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可能升高,但特异性不高。
7.病理活检
通过手术或内镜等方式取得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肝门部胆管癌的金标准。
对于高危人群,如患有胆管炎、胆管结石、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等疾病的患者,应定期进行腹部超声、肝功能等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此外,对于出现黄疸、腹痛、消瘦等症状的患者,也应高度怀疑肝门部胆管癌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
了解疾病
腹痛
腹痛为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复杂,多数为器质性,也可为功能性;多为腹腔内器官病变起,也可为腹腔外器官病变所致,因此在诊断时要全面考虑,详细分析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