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有哪些区别
原发性高血压和肾性高血压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它们的区别有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不同、血压升高的特点不同、并发症不同等。
1.病因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肾性高血压是由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在这类肾脏疾病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明显增高,导致血压升高。
2.发病机制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性水钠潴留、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等因素有关。
肾性高血压肾实质损害后,肾脏分泌的降压物质减少,如肾素、前列腺素、缓激肽等,导致血压升高。
3.血压升高的特点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的血压呈缓慢升高,多为轻、中度升高,少数可呈重度升高。
肾性高血压时,血压升高程度相对较重,且进展较快,在一些情况下,血压可急剧升高。
4.并发症不同
原发性高血压常伴有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如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
了解疾病
贫血
贫血(anemia)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1972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认为在海平面地区Hb低于下述水平诊断为贫血:6个月到<6岁儿童110g/L,6~14岁儿童120g/L,成年男性130g/L,成年女性120g/L,孕妇110g/L。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