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不同、预后不同等。
1.病因不同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在症状性高血压中称为肾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患者的90%以上。
2.发病机制不同
肾性高血压是肾实质损害后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从而引起血压升高;原发性高血压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3.临床表现不同
肾性高血压除了血压升高外,还可能出现腰酸、乏力、夜尿增多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导致肾功能损害;原发性高血压早期通常无明显症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耳鸣、鼻出血等症状,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4.预后不同
肾性高血压如果肾脏疾病得到有效治疗,血压可能得到控制,但如果肾脏病变继续进展,高血压可能难以控制,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如果血压得到有效控制,一般预后较好,但长期高血压可能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了解疾病
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指患者在未使用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