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来源:民福康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某些疾病或药物影响导致的骨代谢异常,进而引发的骨质疏松。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一方面,某些内分泌代谢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会影响骨的正常代谢,导致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另一方面,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也会干扰骨代谢过程,增加骨质疏松的风险。此外,结缔组织病、慢性肾脏疾病、胃肠疾病、营养性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引发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如果出现腰背酸痛、乏力、肢体抽搐或活动困难等症状,且怀疑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有关,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诊断,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以促进骨骼健康。

了解疾病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是一种因骨量丢失与降低、骨组织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而引起的全身代谢性骨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