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肤乳头状瘤
皮肤乳头状瘤是一种组织病理学上的良性肿瘤,主要由上皮细胞增生导致,形成指状或乳头状突起于皮肤表面的结构。
皮肤乳头状瘤通常分为两种主要类型,寻常疣和脂溢性角化病。寻常疣主要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表现为较硬的丘疹,触摸表面有粗糙感,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部位,但以手部多见。
脂溢性角化则是一种常见的表皮良性肿瘤,多见于40岁以上成人,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故又称老年疣、老年斑,可发生于除掌跖之外的任何皮肤,但躯干和头颈部最为好发,典型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丘疹或斑块,淡褐色至黑色,境界清楚,似黏贴在皮肤表面,皮损表面可见不同程度的角化。
皮肤乳头状瘤的诊断主要依赖专科检查及病理学检查,如皮肤镜检查、醋酸白试验和组织活检等。治疗方法则根据病情不同而有所差异,可能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皮肤乳头状瘤多为良性,但仍需密切观察其生长情况,如出现局部扩大、出血、破溃等现象,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恶变的可能性。
了解疾病
皮损
皮损是皮肤因为受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感染或者是体内的病变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大多数皮肤病的皮肤损害的形状及排列都具有一定规律,清楚地认识皮损的形状与排列有助于皮肤病的诊断和观测皮肤病的进展及预后。触诊时注意检查皮损的坚硬度,如囊肿质软,检查损害在皮肤内的深度。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