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一二三级预防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脑卒中一二三级预防的区别包括预防目标、预防对象、预防措施等。

1.预防目标

一级预防旨在减少或消除无症状人群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从而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二级预防是指已经发生短暂脑血管缺血或小卒中的患者发展成严重的脑卒中,并预防其复发。二级预防的预防目标是降低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的致残率和致死率,提高生活质量,并预防复发。

2.预防对象

一级预防的预防对象是尚未发生脑卒中的高风险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以及有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肥胖)的人群。二级预防的预防对象是已经发生过短暂脑血管缺血或小卒中的患者;三级预防的预防对象是已经发生脑卒中的患者。

3.预防措施

一级预防患者需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低盐低脂饮食、合理运动等。还需积极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二级预防需及时处理短暂脑缺血发作,如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等。还需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如物理疗法、言语疗法等。三级预防是在急性期进行全面治疗和监护,如溶栓治疗、手术治疗等。在恢复期进行积极的康复锻炼,如物理治疗、言语治疗、心理治疗等。继续控制危险因素,遵医嘱使用降压药物、降糖药物等,常用药物为氯沙坦钾、米格列奈片等。

了解疾病
脑缺血
脑缺血指的是供应脑组织的血液不足,影响脑组织代谢引起的综合征,脑缺血在临床上的发病率比较高,好发于中老年人。脑缺血有不同的类型,包括慢性脑供血不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缺血性卒中。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