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分期和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分期包括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发作期、间歇期、慢性期、绝对期。不同分期临床表现也不同。

1.临床前期

具有闭角型青光眼家族史。眼压在正常范围或偶尔超过正常值。前房角狭窄或部分关闭。

2.先兆期

表现为一过性或反复多次的眼部胀痛、视物模糊、虹视、同侧偏头痛,甚至恶心、呕吐等症状。休息后可自行缓解。发作时眼压可高达40mmHg以上。眼前段常无明显异常,或仅有轻度角膜水肿,瞳孔稍扩大。

3.急性发作期

症状明显加重,头痛剧烈,眼痛、畏光、流泪、视力急剧下降。眼压显著升高,常超过50mmHg。球结膜混合性充血,角膜水肿,上皮呈雾状混浊。前房极浅,周边部前房几乎完全消失。瞳孔呈竖椭圆形扩大,对光反射消失。

4.间歇期

急性发作后,眼压恢复正常,房角重新开放或部分开放。小梁网功能得到一定恢复。此期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或仅有眼部轻微不适。但具有明确的青光眼解剖结构异常,是临床前期向慢性期发展的过渡阶段。

5.慢性期

眼压持续升高,视神经逐渐受损。视野逐渐缩小,出现管状视野。眼底检查可见视神经萎缩和杯盘比(C/D)增大。

6.绝对期

眼压过高,视神经完全萎缩,视力丧失。眼部常伴有疼痛。此期患者仅存光感或无光感。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