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抓病症状

来源:民福康

猫抓病的症状主要包括局部皮损、发热、淋巴结肿大、其他症状等。

1.局部皮损

被猫抓、咬后,在抓咬部位可出现红斑、丘疹、水疱、脓疱、结痂或小溃疡形成,同时伴有局部淋巴管炎和淋巴结肿大。

2.发热

患者可能出现低热或中等程度发热,通常可持续数天至数周。

3.淋巴结肿大

这是猫抓病较为突出的症状表现。一般在被猫抓咬后1-2周出现,常见于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部位的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可伴有疼痛和压痛,部分可融合成较大的肿块。

4.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乏力、头痛、关节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脑炎、脑膜炎、神经根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严重并发症。

需要注意,猫抓病的症状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且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迁延不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因此,一旦怀疑有猫抓病,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被猫抓咬,尤其是流浪猫,如果被抓咬后,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和消毒。

了解疾病
淋巴结肿大
淋巴结分布全身,是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按其位置可分为浅表淋巴结和深部淋巴结。正常淋巴结多在0.2~0.5㎝,常呈组群分布。每一组群淋巴结收集相应引流区域的淋巴液,如耳后、乳突区的淋巴结收集头皮范围内的淋巴液;颌下淋巴结群收集口底、颊黏膜、牙龈等处的淋巴液;颈部淋巴结收集鼻、咽、喉、气管、甲状腺等处的淋巴液;锁骨上淋巴结群左侧收集食管、胃等器官的淋巴液,右侧收集气管、胸膜、肺等处的淋巴液;腋窝淋巴结群收集躯干上部、乳腺、胸壁等处的淋巴液;腹股沟淋巴结群收集下肢及会阴部的淋巴液。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