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疾病,是原始房间隔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左右心房之间遗留孔隙。原因、症状表现、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并发症及风险、治疗时机选择如下。

1.原因

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存在家族遗传倾向。环境因素也可能影响心脏发育,如母体在妊娠早期感染病毒、服用某些药物等。

2.症状表现

大多数房间隔缺损患者在儿童期无明显症状,但可能会出现活动后气促、心悸、乏力等。随着年龄增长,症状可能逐渐加重,出现心房颤动、心力衰竭等并发症。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房性心律失常、肺动脉高压等。

3.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心脏听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来诊断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心脏超声可以详细评估房间隔的结构和缺损的大小、位置等。

4.治疗方法

缺损较小的房间隔缺损可能会在儿童期自行愈合,无需特殊治疗。定期复查心脏超声是必要的。对于无法自行愈合或症状明显的房间隔缺损,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包括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或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等。近年来,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也为房间隔缺损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5.并发症及风险

房间隔缺损可能导致心房水平的分流,增加右心房、右心室的容量负荷,长期可导致右心衰竭。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并发症。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6.治疗时机选择

治疗时机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来说,如果患者出现明显症状、心脏功能受损或合并其他心脏疾病,应尽早进行治疗。对于无症状的房间隔缺损患者,医生会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治疗时间。

对于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患者,及家属应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定期复查和随访。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如果对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或其他心脏疾病有任何疑问,建议咨询专业的心血管医生。

了解疾病
右心衰竭
右心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右心室充盈和(或)射血障碍,导致心肌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不能满足机体以及各脏器所需要的血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