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白内障是怎么引起的

来源:民福康

糖尿病性白内障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高血糖、多元醇途径活性亢进、蛋白激酶C激活、氧化应激等。

1.高血糖

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长期升高,可导致晶状体的葡萄糖含量增加,进而山梨醇旁路代谢增强,山梨醇在晶状体内堆积,使晶状体纤维肿胀、变性,最终混浊,形成白内障。

2.多元醇途径活性亢进

在高血糖状态下,葡萄糖代谢途径发生改变,葡萄糖经糖酵解途径生成大量的还原型辅酶Ⅱ(NADPH),过多的NADPH使氧化应激增强,从而损伤晶状体,导致白内障的发生。

3.蛋白激酶C激活

高血糖还可激活蛋白激酶C(PKC),PKC可使晶状体蛋白发生过度磷酸化,导致晶状体混浊。

4.氧化应激

糖尿病患者体内产生过多的自由基,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可导致晶状体氧化损伤,进而发生白内障。

了解疾病
肿胀
我们所论述多以各种疾病引起的肿胀,病因不外内因、外因。自身调解、化解、排解能力低下,加之外邪的入侵,扰乱机体的新陈代谢。蕴藏体内的邪气和外邪互相阻碍导致气机的紊乱,影响血液的运行循环。在某一部位或脏器沉积滞留而形成某种疾病而使人体趋向疾病的逐渐产生。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