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区别

来源:民福康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不同、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不同、治疗方法不同等。

1.病因不同

肾性高血压主要是由于肾脏本身的疾病引起的,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等;原发性高血压则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可能与遗传、环境、生活方式等因素有关。

2.发病机制不同

肾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肾脏分泌的激素失衡、肾血管收缩等因素导致血压升高;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与血管内皮功能障碍、交感神经系统活性亢进、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

3.临床表现不同

肾性高血压患者除了血压升高外,还可能出现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损害等症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般无明显的症状,但长期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4.治疗方法不同

肾性高血压的治疗主要是针对肾脏疾病进行治疗,如遵医嘱使用氢氯噻嗪等降压药物、手术治疗等;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则主要是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使用降压药物等方法来控制血压。

了解疾病
血尿
血尿一般是指患者离心沉淀的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可能是慢性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膀胱结石、肾结石、败血症、前列腺癌等疾病引起的。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