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性心动过速与房性心动过速的区别

来源:民福康

房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因、心电图表现和治疗方法的不同。

1.病因

窦性心动过速常由剧烈运动、情绪激动、吸烟、饮酒、饮茶或咖啡、体力活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引起。房性心动过速可由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心脏外疾病、药物作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等多种原因引起。

2.心电图表现

窦性心动过速P波规律出现,形态与窦性P波相同;P-R间期≥0.12秒;频率通常为100~160次/分。房性心动过速心房率通常为150~200次/分;P波形态与窦性P波不同,常出现变异;P-R间期通常正常,但可因房室传导比例的变化而延长;心房内存在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时,PR间期可延长。

3.治疗方法

窦性心动过速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去除诱因后可自行恢复。症状明显者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等。对于无器质性心脏病且症状不明显者,可使用普罗帕酮、氟卡尼等药物治疗。对于有器质性心脏病或药物治疗无效者,可考虑导管射频消融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存在心悸、头晕等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心电图等检查,以明确心动过速的类型,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了解疾病
头晕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