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什么病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弥散性血栓性微血管病,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聚集消耗性减少,以及微血栓形成造成的器官损害,如肾脏、中枢神经系统等。
此病最早由Moschowitz在1924年描述,其临床五大特征包括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病性溶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以及肾脏损害,被统称为TTP五联征。患者可能会出现皮肤黏膜瘀点瘀斑、多发性溢血、黄疸、血红蛋白尿、头痛头晕、感觉异常、肾功能损伤等一系列症状,病情严重时甚至可能致命。
值得庆幸的是,随着医学的进步,尤其是血浆置换技术的临床应用,TTP的预后已经大大改观,病死率从曾经的80%-90%降至10%-20%。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了解疾病
头晕
头晕是一种常见的脑部功能性障碍,也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为头昏、头胀、头重脚轻、脑内摇晃、眼花等的感觉。头晕可由多种原因引起,最常见于发热性疾病、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颅脑外伤综合征、神经症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