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毒中医诊断方法

来源:民福康

丹毒是一种主要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性疾病,中医称为“流火”,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主要的中医诊断依据包括发病急骤、好发部位、皮肤表现、全身症状、舌苔脉象等。

1.发病急骤

丹毒的发病通常较为急骤,患者会突然出现皮肤红肿、灼热、疼痛等症状。

2.好发部位

丹毒好发于小腿、面部等部位,这些部位的皮肤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感染。

3.皮肤表现

病变部位的皮肤会出现红斑、肿胀、发亮,表面紧张、灼热,有触痛、灼痛,有时可出现水疱。

4.全身症状

患者可能会出现寒战、高热、头痛、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体温可高达39℃以上。

5.舌苔脉象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需要注意的是,丹毒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判断。如果患者出现类似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注意休息,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刺激,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了解疾病
呕吐
呕吐,中医病证名。是以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致的一种病证,可出现在许多疾病的过程中。临床辨证以虚实为纲。治疗以和胃降逆为原则,但须根据虚实不同情况分别处理。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