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间隔缺损是先天性心脏病,指心脏两心室间的室间隔存在孔洞,导致血液异常流动,从而干扰心脏的正常功能。根据缺损的大小、位置和形态,可以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如小型缺损、中型缺损、大型缺损,以及肌部缺损、膜部缺损、膜周部缺损等。
室间隔缺损造成左右心室血液异常分流,增加肺部血流量,引起肺淤血,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在活动或哭闹后,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更加明显。同时,由于心脏功能受损影响血液循环,身体各器官得不到充足氧气、营养物质供应,还会影响生长激素分泌,导致发育迟缓。
室间隔缺损患者应该考虑在专业医生的帮助下采取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建立人工循环,使用特殊设备暂时替代患者的心脏功能,通过阻断血流隔离并修复室间隔上的漏洞。还可以选择经导管血管栓塞术,通过大腿静脉插入导管,将封堵器送至心脏缺损处堵住缺损。
需要注意,室间隔缺损患者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并紧密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洗手、勤剪指甲,有助于低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的风险,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