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肛裂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婴儿肛裂是指婴幼儿肛门及其周围皮肤发生的裂口状况,是婴幼儿常见的肛门疾病之一。

婴儿肛裂主要与排便不良有关,常见病因包括大便过硬、排便困难、肛门局部感染、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遗传和体质因素。当婴儿摄入的水分不足或食物中纤维素较少时,大便会变得干燥、过硬,排出时对肛门造成机械性损伤,从而引发肛裂。此外,婴幼儿肠道功能尚未完善,蠕动能力较弱,也容易导致排便困难,进而加重肛裂的病情。

肛裂的症状包括排便疼痛、肛门瘙痒、血便以及便秘等,这些症状可能让婴儿感到不适和疼痛,因此会通过哭闹来表达。

在治疗方面,家长应保持婴儿肛门周围皮肤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可以使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拭。同时,应调整婴儿的饮食结构,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纤维素的摄入,保证足够的水分摄入,帮助软化大便。

婴儿肛裂是一种常见的婴幼儿肛门疾病,家长应密切关注婴儿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肛裂问题。

了解疾病
肛裂
肛裂发生在肛管部位,属于比较常见的肛肠疾病,是指肛管部位的皮肤全层纵行裂开,局部形成小溃疡。此病多见于12-24岁的女性以及55-64岁的男性。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