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护理诊断有哪些
心肌梗死护理诊断有疼痛管理、活动与休息、心理护理、呼吸监测等。
1、疼痛管理
心肌梗死患者常伴随剧烈胸痛,主要由心肌缺血、缺氧和坏死引起。护理中需密切评估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并及时给予疼痛缓解药物,同时观察药物效果及患者反应。
2、活动与休息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耐力情况,合理安排活动和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心肌梗死患者活动耐力下降,与心输出量减少、氧供需失调有关,因此需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减少不必要的体力活动。
3、心理护理
患者因病情危重和对疾病的不了解,容易产生恐惧和焦虑情绪。护理中需加强心理疏导,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4、呼吸监测
心肌梗死可能导致气体交换受损,特别是伴有急性左心衰时,患者会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症状。护理中需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
需要注意,心肌梗死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患者一旦出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在就医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冷静,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了解疾病
心衰
心衰一般指心力衰竭,是心功能下降,心排血量无法满足自身代谢需求的综合征。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