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巧克力囊肿
巧克力囊肿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病变。
巧克力囊肿是指异位的子宫内膜组织在卵巢内生长,并随着月经周期出血而形成的囊肿。由于囊肿内积存的陈旧性血液颜色类似巧克力,因此得名。
巧克力囊肿是一种良性疾病,但具有恶性行为的特点,如能够随着血流向其他部位转移,可能形成子宫腺肌症等。该病好发于生育年龄的妇女,尤其是晚育、少育、不育的妇女,多数患者在25~45岁左右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与社会经济状况、剖宫产率增高、人工流产与宫腹腔镜操作增多有关。
巧克力囊肿的症状多样且复杂,包括痛经、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非周期性盆腔痛、深部性交痛等。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排便困难、排尿困难、血尿、便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引发不孕。
了解疾病
便血
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均称为便血。便血只是一个症状,并非一种疾病。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结肠与直肠病变的出血,但亦可见于上消化道出血。便血的颜色取决于消化道出血的部位、出血量与血液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