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
慢性骨髓炎治疗原则为彻底清除病灶、消灭无效腔、处理骨与软组织缺损、抗感染治疗及其他治疗。
1.彻底清除病灶
手术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重要手段,目的是彻底清除病灶,包括死骨、炎性肉芽组织、瘢痕组织等。手术应在感染得到控制后进行,一般在急性发作期后6-8周进行。
2.消灭无效腔
对于较大的死腔,应采用肌瓣填塞、肌皮瓣转移等方法消灭无效腔,以促进愈合。
3.处理骨与软组织缺损
对于骨与软组织缺损,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复。对于较小的缺损,可以采用游离皮瓣移植、带蒂皮瓣移植等方法修复;对于较大的缺损,可能需要进行骨搬移或骨移植等手术。
4.抗感染治疗
慢性骨髓炎患者通常需要遵医嘱长期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例如阿莫西林、头孢地尼等。
5.其他治疗
包括局部引流、物理治疗等,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了解疾病
慢性骨髓炎
慢性骨髓炎是细菌感染骨髓、骨膜、骨皮质引起的慢性炎症,可以破坏骨质。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