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马牙
马牙是婴儿在出生后数周内,口腔内牙龈边缘或上颚上出现的白色小点或小块,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马牙,也被称作“板牙”或“上皮珠”,通常在婴儿出生后4-6周内出现,是婴儿口腔内常见的一种现象。这些小白点或小块,一般位于牙龈边缘或上颚中线处,质地较硬,表面光滑,黏膜呈粉红色。
马牙并不是真正的牙齿,其没有牙根,也没有正常牙齿的形态和功能。马牙是由上皮细胞堆积而成,是婴儿在发育过程中,牙板上皮细胞增生角质化后出现在牙床上的产物。虽然马牙看起来像是新长出的牙齿,但实际上其只是口腔内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不会对婴儿的健康造成任何影响。
大多数情况下,马牙不需要进行特殊治疗,其会随着婴儿的生长发育和咀嚼食物的过程逐渐脱落。只有少数情况下,如果马牙较大,在哺乳过程中可能会刺激妈妈的乳头,引起乳头黏膜发炎,此时可以考虑到正规医院的口腔科将马牙拔除。但请注意,家长切勿自行用针挑或用硬物剔除马牙,以免损伤婴儿娇嫩的口腔黏膜,引起感染。
了解疾病
马牙
马牙是牙胚逐渐增生角质化而形成的黄白色颗粒,是新生儿时期特殊的、短暂的生理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