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区别
外耳道炎和中耳炎都是耳部常见的疾病,但它们的病因、症状、检查和治疗方法有所不同。
1.病因
外耳道炎主要由细菌、真菌感染或外耳道皮肤受损引起。常见的病因包括挖耳、水进入外耳道、长期佩戴耳机等。中耳炎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与上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有关。
2.症状
外耳道炎的患者外耳道皮肤红肿、疼痛,可能伴有瘙痒、灼热感。中耳炎主要症状为耳痛、听力下降、耳鸣等。
3.检查
外耳道炎医生会通过耳镜检查外耳道,观察皮肤是否红肿、有分泌物等。中耳炎除了耳镜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听力测试、影像学检查等,以评估中耳的情况。
4.治疗方法
外耳道炎治疗方法包括清洁外耳道、使用抗生素或抗真菌药物、避免刺激等。中耳炎治疗方法因病因而异。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中耳炎,通常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可能需要进行鼓膜穿刺抽液或置管引流。
如果出现耳部不适,应及时就医,以便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了解疾病
真菌感染
真菌感染(fungal infection):对人类有致病性的真菌约有300多个种类。除新型隐球菌和蕈外,医学上有意义的致病性真菌几乎都是霉菌。根据侵犯人体部位的不同,临床上将致病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真菌性肠炎即属于深部真菌病。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深部真菌感染肠道即表现为真菌性肠炎,可独立存在如婴儿念珠菌肠炎,或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现之一,如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