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质紊乱是什么意思
电解质紊乱是指人体内电解质含量异常,超出正常范围,导致身体功能和代谢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电解质是指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钠、钾、钙、镁等。这些电解质在人体内起着维持体液平衡、神经传导、肌肉收缩等重要作用。当人体内的电解质含量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不均衡、排出过多、水分失衡、药物影响以及疾病并发症等。
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多种多样,包括疲劳、虚弱、恶心、眩晕、呕吐、心悸等,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一旦出现电解质紊乱的症状,应及时就医,配合医生针对病因进行治疗,纠正电解质和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
需要注意,电解质紊乱需要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遵医嘱,按时服药,定期复查。同时,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适当摄入富含电解质的食物,有助于预防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了解疾病
心悸
心悸是一种主观感觉,是指人体自觉心脏跳动时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心脏下沉感、心跳不规则、撞击感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