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病是什么
伤寒病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伤寒病以持续菌血症、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受累、回肠远端微小脓肿及溃疡形成为基本病理特征。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持续高热、全身中毒症状、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等。主要并发症包括肠出血、肠穿孔等。
伤寒病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污染是传播的重要途径,日常生活接触、苍蝇和蟑螂等媒介亦可传播。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伤寒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肥达反应对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伤寒病。确诊有赖于检出病原菌或特异性核酸。
伤寒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一般治疗和病原治疗。一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病原治疗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亦可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等,需要注意的是,所有药物都需要遵医嘱使用。
了解疾病
伤寒
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与伤寒沙门菌感染有关。当正常人群与带菌感染者密切接触或摄入了被伤寒沙门菌污染的食物或水后,致病菌就会进入消化道,而未被胃酸杀灭的病菌会进一步穿过肠黏膜屏障,进入肠道淋巴组织,并通过淋巴或血行途径进行播散,从而引起感染。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