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疟疾的早期症状有间歇性寒战与发热、贫血、肝脾肿大等。
1、间歇性寒战与发热
疟疾原虫感染导致红细胞破坏,其代谢产物引发机体免疫反应,患者会突然感到寒冷,全身发抖,随后体温迅速上升,出现高热,这一过程可持续48小时左右,之后体温有所下降,症状缓解。但此种症状会反复出现,根据感染疟原虫种类的不同,发作的间隔时间也会有所差异。
2、贫血
疟疾原虫破坏红细胞,导致红细胞数量减少,进而引发贫血。患者可能出现皮肤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影响日常生活。
3、肝脾肿大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多,机体代偿性产生红细胞,对脾脏功能造成影响,导致肝脾肿大。患者可能在腹部触及肿大的肝脏或脾脏,伴随有轻微疼痛或不适感。
若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间歇性寒战与发热、贫血和肝脾肿大等典型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血涂片检查等手段,可以明确诊断是否感染疟疾。一旦确诊,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以防疾病持续进展。
了解疾病
疼痛
疼痛是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和情绪上的感受,伴有实质上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