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得了出血热
判断是否得了出血热,可以从流行病学史、典型症状和体征、辅助化验检查结果等方面综合考虑。
1.流行病学史
出血热的主要传染源是鼠类,传播途径包括接触感染动物的血液、唾液、呕吐物、排泄物等,也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因此,如果患者有明确的鼠类接触史,如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老鼠,进食被老鼠污染的食物,甚至被老鼠咬伤,则高度怀疑有出血热的可能。
2.典型症状和体征
出血热患者的典型症状即头痛、眼眶痛和腰痛,以及面部皮肤、颈部皮肤、上胸部皮肤潮红和出血。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胸闷、腹痛、腹泻、全身关节痛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还可能出现皮下出血、少尿甚至无尿等体征。
3.辅助化验检查结果
出血热患者的血常规检查通常会出现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等异常表现。尿常规检查可见尿蛋白、红细胞等异常指标。如果患者的出血热抗体呈阳性,或者核酸呈阳性,或者在血清中分离出汉坦病毒,即可确诊为出血热。
了解疾病
腹泻
腹泻主要是指多种原因造成患者每天排便次数超过3次,排便量超过200克,而且粪便的质地稀薄,含水量超过85%的一种病理表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