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什么病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结核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病情恶化和并发症的发生。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是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主要由结核分枝杆菌(结核菌)通过血液循环广泛散布于肺或各器官而引起。当人体的免疫力低下或感染的结核分枝杆菌毒力过强、数量过多时,就可能引发此病。该病可以从原发性肺结核发展而来,也可由其他结核干酪样灶破溃进入血液循环引起。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根据结核杆菌侵入的数量、次数和间隔时间等,可以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急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急,症状严重,患者常有高热、盗汗、乏力、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且可能伴有结核性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亚急性和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起病相对缓慢,症状较轻,但也可能出现长时间的低热、咳嗽、咳痰等症状,且病程迁延。
在治疗方面,血行播散型肺结核主要采用抗结核杆菌化学药物治疗,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联合、适量、全程用药。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但药物需遵医嘱进行合理的使用。此外,支持治疗也很重要,包括让患者充分休息,给予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以提高免疫力等。在药物治疗无效或结核球较大与肺癌难以鉴别时,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了解疾病
肺癌
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部位在肺部的气管、支气管的黏膜或者腺体,通常没有传染性,属于比较严重的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