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新生儿黄疸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

胆红素是血红蛋白的代谢产物,正常情况下,胆红素会通过肝脏排泄到肠道,然后随粪便排出体外。然而,在新生儿期,肝脏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胆红素的排泄可能会受到影响,导致胆红素在体内积聚,引起黄疸。

新生儿黄疸可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通常在出生后2-3天出现,第4-5天达到高峰,一般在7-10天内自然消退,早产儿可持续时间较长,但一般不超过3-4周。病理性黄疸则出现得较早,胆红素水平较高,持续时间较长,或消退后再次出现。

胆红素对婴儿的大脑有一定毒性,过高的胆红素水平可能会导致胆红素脑病,对婴儿的神经系统造成损害。因此,对于黄疸的监测和治疗非常重要。

了解疾病
早产儿
早产儿是胎龄在28-37周的新生儿。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