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标准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等,诊断标准如下:
1.全血细胞减少,网织红细胞百分数<0.01,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2.一般无肝、脾肿大。
3.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造血细胞减少,非造血细胞比例增高,骨髓小粒空虚。
4.能除外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其他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急性造血功能停滞、骨髓纤维化、急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等。
5.一般抗贫血药物治疗无效。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骨髓活检等结果。对于疑似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以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了解疾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
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中组织细胞的恶性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全血细胞减少和进行性衰竭为特征。恶组多见于青壮年,以20~40岁者居多,男女发病为2~3:1。本病按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型。国内以急性型为多见,起病急骤,病情凶险且病程较短,未经化学治疗者大多数病例在起病6个月内因消耗衰竭,肝肾功能衰竭、胃肠道及颅内出血而死亡。由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目前国内诊断本病仍主要依靠临床表现,骨髓细胞形态及(或)活体组织病理学检查。早期诊断较困难。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