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性心律失常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室性心律失常是指起源于心室的心律失常,是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的一种表现。

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包括室性早搏(室早)、非持续性与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扑动(室扑)以及心室颤动(室颤)等多种类型。

室性早搏是指心室肌的异位兴奋灶提前除极而产生的心室期前收缩,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而室速则表现为心室率过快,可能持续数秒至数分钟,甚至更长时间。室扑和室颤则更为严重,可能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甚至危及生命。

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症状因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常见症状包括心慌、乏力、头晕、出汗等。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抽搐、晕厥、呼吸停顿等,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器质性心脏疾病、生理因素、遗传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如低血钾症、低血镁症、高血压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等。

了解疾病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从而引起的心跳不规则、心跳速度过快或者过慢等症状的总称。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